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烈火英雄》的不好

芋泥,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08-12



前面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评论《烈火英雄》突然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
 
上映4天,除了日均一亿的票房外,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非常奇怪的评价体系畸变。
 
在一篇吹捧和感动中,批评的声音被人工消弭了。
 


这种消弭,不同于往常的权力性404,而是很大一部分观众在走出影院后,选择自发地去维护这部片子。
 
这种选择首要原因,自然是大家都在影院中落了泪,当你对一部片子产生情绪的时候,任何批评的声音都会在你的大脑里被放大成一种冒犯。


当这样的观众占据绝对比例的时候,大家会很容易陷入一种非理性状态,稍有批评,就是一场团结一致的众怒。


这种现象我们在写《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前任3》的时候都提到过,但《烈火英雄》又有些不同,它比以前两者还多了一张主旋律标签。
 
于是批评声又开始被好事者和侮辱消防员相挂钩,是对死去的消防员的不敬。


我有影评人朋友甚至因为拿了香港的《十万火急》(豆瓣7.4)和美国的《勇往直前》(豆瓣8.4)做了个对比,就被在微博痛骂看不清形势,崇洋媚外。
 
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烈火英雄》
 
 
我一向反对对主旋律电影的极端化评价,很多人不是带着偏见全盘否定,就是带着民族情绪无脑加成。
 
说到头,还是客观第一。
 
所以在我开始写缺点之前,还是得先和大家聊聊《烈火英雄》的好。
 
 
《烈火英雄》绝对不是一部烂片,现在豆瓣6.8的评分也基本符合它的意义和质量。


他有很多让我感到欣喜的地方。

比如,在塑造角色形象时,有意识的避免了将人物个人英雄化,而是展现出的是中国军人铁血般的集体协作。
 
整部电影里,从总指挥部、到死守化学罐区的以马卫国为首的中队、再到关闭阀门的江立伟、负责远程供水的徐小斌……是所有人的全力以赴控制住了这场大火。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而且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英雄群像。更好的地方在于,我们看到的又不止是英雄。
 
电影展现了多重矛盾。最直观的是消防员这一身份的矛盾——是英雄,也是普通人。在这一重矛盾后,是关于生与死、家与国的矛盾。
 

黄晓明在谈到消防工作时说:“真正的消防员,平时的工作不只是救火这么简单,抓猪也好,掏井盖也好,帮人取挂在树上的衣服也好,再苦再累的活儿,他们也都要去做。”
 
导演在电影里也特意安排了消防员抓猪的这一富有喜剧性的情节,这无疑是身份价值的一种矛盾体现。
 
另一方面,电影还探讨了“是英雄还是狗熊”的人性问题。
 
向前进是英雄,向后退是狗熊。向前是死,向后是生。求生是人的本能,消防员们无畏又挣扎。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消防员们不惧死亡一次次挺进,也能看到他们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在生死关头向着生。
 
电影完全没有回避消防员一直被社会忽视的危险性,以及他们的集体悲壮。
 
也给出了我们一个伟大又残忍的答案。
 
“自从当了消防员那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聊完优点,我们再谈缺点。

从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聊起:
 
电影好哭吗?
 
《烈火英雄》的催泪,我不否认,连我自己在看片的时候,都忍不住掉了眼泪。
 
但我说过很多次,让你哭,并不代表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如果你看过作为电影原著的那一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就会明白我这一句话的意思。
 
原著中最打动我们的是,消防员的悲壮,事故的惨烈,以及他们面对事故时虽然害怕,却依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但电影相比原著,却始终抱着一种“我觉得他们不够惨,不够让观众落泪,所以我要让他们在电影里更惨”的心态在推进剧情。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煽情的过度追求,导致电影完全失衡了。
 
大量笔墨被花费在了煽情上,为了达到让观众流泪的效果,牺牲了很多电影本身应该追求的东西。
 
首先是逻辑。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但做到“现实主义”了吗?
 
没有。
 
电影里充斥着大量刻意制造的冲突。
 
比如电影有明确告诉我们,抽调了全城所有的消防战士来参与灭火,但唯一危急全城人性命的化学槽罐区,却只了马卫国他们一个中队,不到十个人去灭火,守卫。
 
这放现实中无疑是拿那几个消防兵以及全城人的性命开玩笑。
 

那电影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很简单,因为人手多了,就很难触发最后他们被火围困,陷入绝境,手挽手人肉保护化学槽罐的段落,这个段落如果不发生,又怎么让大家哭呢?
 
还有欧豪那一条线。
 
原型报道中唯一一个牺牲的消防员就是欧豪演的徐小斌,但并非是因为垃圾缠足,而是油污太密,形成了“沼泽”,没法上岸,窒息而亡。
 
但他们为了用战士的壮烈来煽动观众的眼泪,先是将他负责的供水装置改成了这场“调集所有消防力量”的灭火行动中的唯一一台远程供水设备。
 


而后撤去了负责供水的所有战友,只留下徐小斌和助手两人,还把消防专用的安全绳简化成了一根非常原始的麻绳,但好笑的是,当徐小斌牺牲后,这些战友又神奇地出现了,为杨紫的那场哭戏当背景墙。


这无疑是不符合逻辑的。
 
而这些所有的不符合逻辑,最终服务的还是那两个字“煽情”。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电影为了凸显消防兵的悲壮,模糊了除消防兵之外的所有救灾力量,故意让他们孤军奋战。
 
即使电影通过指挥官的一些对话,和军用飞机的呼啸而过来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救灾。
 
但你在电影中,从头到尾,除了一架出现了一次的军用直升机之外,就再也没见到过除了消防员以外的任何救灾力量。
 
如此严重的灾难,其他更高效的救援力量都被电影停留在了人物对话里,也没有交代为什么消防员都快全军覆没了他们都还没有出现。
 
为什么?
 
因为他们出现必然会让救灾牺牲减少,而如果没了那些牺牲,还怎么让银幕前的我们流泪呢?
 
说到头,依旧是服务于那两个字,煽情。
 
更不要说,原型事件中导致灾难发生的那14名嫌疑人(官员和商人),被以一种近乎魔幻的黑色幽默,替换成了两名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外国人。
 
 
电影为了煽情牺牲的远不止逻辑,还有人物。
 
编剧给电影里的主要人物都有安排了支线,江立伟这一角色的情感牵挂是他的妻儿,在描述火场外市民面对灾难的情境时,他的妻儿也被着重描写。马卫国也有妻儿,还有个对他并不表示肯定的父亲。


为的是让马卫国和江立伟这两个主角更加丰满,特别是在他们面临牺牲的时候强化他们的大无畏精神。
 
看起来,对人物的刻画都很丰富,导演也想通过对人物背景的描写来使角色更鲜明。

但实际上,扁平又同质化。
 
你会发现所有的支线都很孱弱,当剧情跳转到支线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感。迫不及待想跳回到救火的主线。
 
杜江因为出色的表演和精准的人物体察,把马卫国立住了。
 
但黄晓明饰演江立伟,着墨最多,却也最为失败。
 
江立伟原本可以被刻画成一个被赋予“成长”主题的人物,他在先前一次执行任务时因决策失误使得一个新兵消防员失去了生命,他在经历了这一事件后有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畏惧死亡。

 
在这次火灾救援里,他从指挥中队逃走撤离到最后一人英勇牺牲,这段可以关注内心挣扎变化的转变,却被展现得很生硬。
 
前半段的所有刻画都被放弃了,PTSD没有再出现,人性挣扎也再没有出现,依旧是一个英勇大义,无畏死亡的脸谱化英雄。硬生生浪费了一个出彩点。
 

最后
 
那么,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烈火英雄》让那么多人都落泪了,但依旧不是一部好电影呢?
 
因为泪点和笑点一样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烈火》的泪点并非来自共情,而是靠技巧来营造的。
 
导演精准地把握住了每一个可以营造气氛的点,恢弘感人的配乐几乎贯穿了全片,微距镜头和mv般的升格(慢)镜头被大量运用。在电影里,你几乎感受不到一张一弛的节拍感,情绪一直都被吊在顶峰,就没有下来过。如同一个宣传片。

 
太精准了,太技巧了,太套路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形式远大于内容。
 
《烈火英雄》像个流水线产物,进行公式化的泪点打击,却对更重要的作为内里的剧本不加打磨。
 
精准到很难有人在观影时不为之流泪,但这依旧掩盖不了当观众走出影厅后,它的经不起推敲。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这也是《烈火英雄》远比不上《红海行动》和《湄公河行动》的地方。

而主旋律类型电影的未来,更应该属于后面两者,绝不该是被计算出来的《烈火英雄》。


音乐/Michael Bublé - End of May
配图/来自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